真空度测试仪的工作原理与应用
真空度测试仪的主要功能是依据磁控放电法,通过测量真空泡内的离子电流来测定泡内的真空度,同时还能用于评估真空泡的使用寿命。该测试仪既可以应用于真空泡的出厂检测流水线,也能够单独进行测量操作。
基本工作原理:磁控放电法测试真空度的基本原理如下:将真空泡的两个触头拉开一定的距离,放置在通有大电流的螺线管内,然后在两触头之间施加高压脉冲,从而在真空泡内形成高压电场和轴向脉冲磁场。在脉冲强磁场和强电场的共同作用下,真空泡中的电子会做螺旋运动,并与残余气体分子发生碰撞进而产生电离现象。生成的离子电流与残余气体密度(即真空度)大致成比例关系。
真空度测试仪能够测量泄漏电流、全电流和离子电流这三个电流值,具体如下:
(1) 泄漏电流:将真空泡的动静触头拉开一定间距,并施加高压直流脉冲电压,此时两触头之间以及触头与屏蔽罩之间会产生强电场。根据场致发射理论,阴极和屏蔽罩表面会发射出电子,这些电子向阳极运动,进而形成电流,即泄漏电流。由于电子的自由行程远远大于两触头之间的间距,电子几乎不会与真空泡内的残余气体分子发生碰撞,因此泄漏电流无法准确反映真空泡的真空度。
(2) 全电流:为了让泄漏电流中的电子能够与残余气体分子发生碰撞,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轴向上施加一个较强的磁场,使得场致发射的电子在电场和磁场的共同作用下做螺旋运动。这一过程增加了电子的运动行程,提高了其与残余气体分子发生碰撞的概率。当电子与残余气体分子发生碰撞后,会产生电离现象,并形成稳定的自持放电,此时测量得到的电流值就是全电流值。
(3) 离子电流:全电流的测量值包含了阴极和屏蔽罩发射的泄漏电流,以及残余气体被碰撞后产生电离的离子电流。为了精确测量真空泡内的真空度,需要从全电流中减去泄漏电流值,得到的才是真正能够反映真空泡真空度的离子电流值。
综上所述,真空度测试仪凭借其独特的磁控放电法工作原理,能够准确地测量真空泡内的真空度,并对其使用寿命进行有效评估。无论是在真空泡的生产环节,通过与出厂检测流水线配合,实现大规模、高效的质量检测;还是在日常的单独测量场景中,为用户提供精准的真空度数据,都展现出了极高的实用价值。它操作简便、测量精准,为保障真空泡的质量和性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,在相关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。
湖北仪天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
2025年2月7日
下一篇:变压器短路损坏的故障解析